有位媽媽帶著兩個月大的寶寶回診打預防針,檢查的時候發現嘴巴內側黏膜跟舌頭上有異常的白色斑塊,媽媽說寶寶這幾天比較容易哭鬧,奶量也比之前減少。醫師診斷
為鵝口瘡,是因為白色念珠菌咸染,經給予抗黴菌藥物塗抹治療後,即恢復正常;醫師並提醒,寶寶感染鵝口瘡,媽媽也要做治療。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91)
- Jun 16 Tue 2020 17:46
寶寶感染鵝口瘡 哺乳媽也要做治療
- Jun 06 Sat 2020 17:31
省事變費事!女控套房代管業者 老是遲給房租
不少房東為了省事,會找代管業者幫對口房客收租金,比較省事,不過一名邱小姐控訴,打著和政府合作社會住宅的代管業者,經常性遲給房租,甚至還拖到1個月,不過業者回應,因為承辦人員請育嬰假,導致交接有落差,發現後也隨即結清。
物業管理集團主任陳薇羽:「(承辦人員)請育嬰留職停薪,所以她在交接上沒有交接好,我們一查到就7到8月,全部幫她結清。」
- May 31 Sun 2020 15:24
輕熟齡超愛!美容諮詢中心全程免費
- May 27 Wed 2020 21:46
攝護腺癌末期 化療可延壽
一位70歲的王伯伯被診斷出攝護腺癌末期,當醫師告訴他要化療時,他馬上拒絕,說化療會「噁心、嘔吐、掉頭髮、吃不下」,但專家提醒,即便是各種抗癌武器推陳出新,除了傳統荷爾蒙治療外,攝護腺癌末期患者治療關鍵是在化學治療,化療可以讓末期患者至少平均多活一年,從平均三年半延長至四年半,甚至五年。
隨著老年化時代的來臨,攝護腺癌(前列腺癌)患者持續增加。2015年攝護腺癌新增個案數為5106人,在男性癌症中排名第五。死亡人數為1231人,佔全部癌症死亡的2.63%,在男性癌症排名第七。
- May 14 Thu 2020 05:52
無名、即時通、MSN…回不去了!單純網路時代 網推爆
大家還記得「智障型手機」的時代嗎?有一名網友日前在「爆怨公社」吐苦水,現在手機一打開就被五花八門的資訊充滿,回想16歲時的年代,只能玩無名、即時通、MSN,讓他不禁無奈地說「單純的網路時代回不去了」,而該篇貼文意外勾起其他網友的共鳴,掀起一陣懷念潮。
一名男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表示,想回到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他感嘆地說,想當年只能玩無名、即時通、MSN,甚至連看謎片都要用藍芽互傳,不過,這些7、8年級生的回憶早已吹熄燈號了。
- May 08 Fri 2020 18:56
父母逼買房…他背30年房貸「月繳4萬」直言:快憂鬱症
洗衣機清洗儘管台灣房市緩跌,但仍有許多人認為房貸負擔壓力重,選擇租房而不買房,日前1名網友就發文抱怨,表示母親擅自拿他的證件去買房,雖然承諾會幫忙付頭期款,但他每個月仍要繳4萬元的房貸,龐大的負擔讓他快得憂鬱症,崩潰直呼「有一種想死的感覺」。
該名網友在PTT上發文,詢問廣大網友「有人這樣被父母逼買房子嗎?」,表示前陣子母親拿他的證件去買房子,雖然父母口頭承諾會幫忙付頭期款,但他每個月都要繳4萬的房貸,且時間長達30年,自己根本就不想買,無奈表示「以為這是之前網路上才會出現的笑話,沒想到發生在我身上了」,而且更讓他崩潰的是,買房後一家人每天都為了這件事吵架,「有過來人可以分享怎麼調適嗎?覺得快得憂鬱症了」。
- May 04 Mon 2020 03:21
春宜養肝 中醫師的春季養生小撇步
春宜養肝 中醫師的春季養生小撇步
春天正值萬物生命力最旺盛之際,養生重點要順應春天「陽氣初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按照中醫五行屬性,春屬木,與肝經相應,肝經主控人體的生長,所以春天是生物激素變化最旺盛的時候,此時就容易好發「肝」的病證,如精神疾病、高血壓、中風等。這就是為什麼「春宜養肝」,因為春季必須保持肝臟的生理功能,才能適應自然界生機勃發的變化。
- May 02 Sat 2020 00:06
想找個老伴?談黃昏、樂齡之「戀」要細思慢量
訊息無國界天涯若比鄰的世代,一指神功發個mail 加個好友,老同學老朋友就連系上了。關心、問好、祝福的美意,卻可能因一時不察擦槍走火甚或招致不必要的情傷,大大朋友不可不慎。
兩年前卻在社會新聞版的「海上浮屍」得知他的消息;據報導,他一個人黃昏時分到海邊游泳……。不會吧! 這麼一個溫文儒雅謙沖有禮的人,怎麼可能?
- Apr 30 Thu 2020 15:36
水果網套、紙袋、紙巾...如何幫蔬菜延長1個月保鮮
近來火紅的「冰箱瘦身術」和「冰箱除臭術」之所以能夠爬上關鍵字排行榜,原因多出自冰箱內由生鮮直接放到腐壞的食物。根據台灣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的調查,蔬菜、水果和肉類等生鮮食品佔賣場及超市中剩食的絕大部分,其中甚至有高達29%的比例直接作為廚餘焚化。
- Apr 22 Wed 2020 21:15
搶打疫苗沒意義 衛福部說這2件事更重要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說,現在麻疹疫情不是大流行,民眾不要恐慌,搶打疫苗沒意義,較重要的事是積極追蹤接觸者落實自主管理,且民眾要防護應勤洗手、戴口罩、少出入人多處。
麻疹疫情持續受到關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上午邀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列席報告「現階段麻疹疫情現況及相關因應措施專案報告」。
- Apr 20 Mon 2020 09:47
下體、四肢出現潰瘍,看皮膚科沒藥醫?小鮮肉:沒想到會惹「毒」上身
下體、四肢出現潰瘍,看皮膚科沒藥醫?小鮮肉:沒想到會惹「毒」上身
(梅毒初期是陰莖或陰道出現無痛潰瘍,因此常被忽略,等待幾週後梅毒菌隨血液擴散至全身、四肢等部位,同時會出現紅疹,若被誤認為是皮膚過敏,持續與人發生性行為則可能會造成梅毒的傳播。)
- Apr 19 Sun 2020 06:35
公車惡夢!連2天台灣大道七段 撞分隔島又撞電桿
前天在台中台灣大道七段發生公車煞車失靈衝上分隔島,隔天同個地點又發生公車失控衝撞電線桿,當時下大雨,下班時間,電線桿遭公車衝撞整根位移,就怕移動公車電桿會倒下,只好先擋住慢車道,等吊車來固定,幸好沒有人受傷。
驚嚇之餘,竟然是整輛公車衝過慢車道分隔島,差點要一路撞上汽機車和行人,肇事原因是公車煞車失靈,要回清水車廠維修,經過下坡路段煞不住才脫離車道。
- Apr 18 Sat 2020 05:48
低醣優脂高蛋白癌友營養補充三大關鍵
在癌症治療過程中,營養介入時常被忽略,由於癌友營養不良,而影響癌症治療的進程,導致身體愈來愈虛弱。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陳鴻華指出,一項針對癌症患者的營養介入調查,與全台共21家醫院合作,共計178位癌分別在營養介入前後進行訪談;針對癌症患者在計畫期間內,使用癌症專用營養補給配方後的評估,其結果顯示,約有7成的癌症患者體重增加,8成患者食慾、活動力及生活品質都有明顯的改善,可見對於癌症患者,積極補充正確營養是掌握抗癌的致勝關鍵。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進一步說明,癌症治療當中營養介入的時機也非常重要,癌症患者能不能順利度過抗癌的重要關鍵,就是有沒有正確的營養補充。市售有很多專門為了癌友訂製的癌症配方營養補充品,而其中補充的三大關鍵就是「低醣、優脂、高蛋白」,建議可以搭配日常飲食使用,可以讓整個治療的過程很順利,副作用降低,療效增加。
- Apr 17 Fri 2020 06:23
仰賴電子煙戒菸 小心吸入更多尼古丁
還在使用電子煙戒菸嗎?小心可能戒菸成效有限!根據最新出爐的Public Health Consequences of E-Cigarettes報告指出,目前並無足夠的證據證明,民眾未有專業戒菸療程輔助下,電子煙可成為戒菸輔具;國民健康署指出,市面上部分電子煙業者,常宣稱使用電子煙能幫助戒菸或作為戒菸輔助工具,其實這都只是宣傳手法。
電子煙助戒菸有限 八成含癮性尼古丁
- Apr 16 Thu 2020 08:02
人口密集結核感染高 長照機構應加強防範
人口密集結核感染高 長照機構應加強防範
據統計,我國護理之家、安養及養護等長照機構,發生的結核病個案約占全國結核病個案7%,其中罹病年長者更占83%,經估算機構內結核病發生率可高達每十萬人口700例,遠高於一般老年人口發生率每十萬人口204例,顯見長照機構內執行結核病防治措施相當重要。
- Apr 12 Sun 2020 04:03
吞胃藥竟讓胃酸不足,還會導致骨質疏鬆、失眠?
- Apr 10 Fri 2020 05:17
黑糖波霸奶茶助脾、消痰,但是一天喝超過「這個量」恐致癌
現在全台灣,颳起了黑糖波霸奶茶的旋風,從台中排隊名店,到知名連鎖店,民眾大排長龍,很多人都認為黑糖補氣,應該比一般的健康。不過台南成功大學附醫家醫科醫師王姿允表示,民眾勿以補充微量營養素為目的而刻意攝取黑糖,因黑糖在高溫下可能產生有害的丙烯醯胺(醯音同吸),過量有神經、生殖毒性及致癌疑慮,建議一天不要喝超過一杯的半糖飲品(約50公克黑糖)。
油炸食物也都有
- Apr 07 Tue 2020 05:25
三陰性乳癌患 可藉基因檢測找新藥
精準醫學為難解的癌症治療發掘一線生機!過去只以化療為主的三陰性乳癌,因有較高的復發性及轉移的風險,治療選擇相對受限,目前擁有次世代定序技術(NGS)的廣泛型癌症基因檢測,可為三陰性乳癌患者找出突變基因,從而提供更多治療選擇,讓三陰性乳癌不再是絕望的夢魘。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歐陽賦醫師表示,針對乳癌分子標記ER、PR及HER2呈現陰性的三陰性乳癌,荷爾蒙藥物與抗HER2標靶藥物治療均無顯著效果,往往還是以化療為主,被視為棘手的癌症之一。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目前國內擁有次世代定序技術的癌症基因檢測,可在短時間內發現癌症訊息傳遞路徑的基因突變,在治療黃金期有效掌握基因特性,進而為三陰性乳癌患者找到適合的標靶藥物治療。
- Apr 06 Mon 2020 20:09
體重最輕早產兒 開「心」成功
- Apr 05 Sun 2020 10:59
大逆轉!父控月入22萬女兒棄養 她千字痛訴真相
基隆一名林姓漁夫日前控告小女兒,到日本留學、當上某航空公司機師後,卻失聯14年,不對他盡撫養義務,因此告上法院,最後法院判小女兒每個月需給付父親9577元,直到父親去世,新聞一出,不少網友直罵女兒不孝。未料小女兒日前卻在網路爆料,這全是「家母自己編造的答辯狀」,事實根本不是如此,令網友驚訝不已。
她更表示,姐姐在成長過程中擔任母親的角色,「回想在學生時代被她(母親)趕出家門時,是姐姐收留我的」,因此她無法冷眼旁觀,除此之外,在打官司時,小女兒的哥哥、舅舅、阿姨也都站出來挺姐姐。小女兒更澄清,父親雖然右眼因為白內障開過刀,但根本沒有眼盲,身體相當健康,「有病的是家母,我們都還在不斷地學習包容和體諒精神病患者」,其實她休假都會回家看父母,根本沒有棄養。

